碳、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构成自然界的重要物质。
(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实验室可通讨下列反应制取:
CH3COONa+NaOH
CH4↑+X(已配平),X属于 晶体(填晶体类型)。
(2)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重要的碳单质。
①以Ni—Cr—Fe为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基态Cr3+离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有 个。
②石墨晶体能导电,导电的粒子是 。
(3)甲硅烷(SiH4)的结构与甲烷相似,甲硅烷能与硝酸银发生如下反应:
SiH4+8 AgNO3+2 H2O =" 8" Ag↓+SiO2↓+8 HNO3该反应中氢元素被氧化,由此可判断电负性:Si H(填“>”、“<”或“=”)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C2O42-+MnO4-+H+=CO2+Mn2++H2O
(2)称取6.0 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变为。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mol。
如图,将铜片和锌片焊接在一起组成A电极,B为碳棒进行电解实验,电解液中含硝酸银和硝酸铜各0.1 mol。已知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
(1)请写出A.B两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A:B:
(2)请分析A.B两极质量变化情况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右表所示:
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
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右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极(填写“正”或“负”)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计算电极e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反应;
(4)如果电解过程中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5)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操作。
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搅拌,弃去上层清液。如此处理多次,直到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BaSO4(s)+CO32一(aq)
BaCO
3(s)+SO42-(aq)(平衡常数K=0.042)
(1)现有0.20 mol BaSO4,每次用1.00 L 2.0 mol·L-1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假定BaSO4能全部转化,至少需要处理次。
(2)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用饱和Na2CO3溶液沉淀转化法的优点是。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2H2(g)
CH3OH(g)△H1
反应II:CO2(g)+3H2(g);==CH3OH(g)+H2O(g)△H2
(1)上述反应“
原子经济性”较高的是(填“Ⅰ”或“Ⅱ”)。
(2)右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
常数(K)。由表中数据判断△H10(填“>”、
“=”或“<”)。
| 温度 |
25℃ |
300℃ |
350℃ |
| K |
2.041 |
0.270 |
0.012 |
(3)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从上表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