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
①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 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 、 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 、 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首先将,接着调节使平衡.
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汽车大量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从制动到完全停下来需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大小与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直接的关系,同学们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课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利用长木板、毛巾、2块完全相同的带钩立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在实验探究时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与木块的摩擦面 |
木块的放置方式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1 |
木板表面 |
一木块平放 |
1.8 |
2 |
木板表面 |
一木块平放 |
2.9 |
3 |
毛巾表面 |
一木块平放 |
2.4 |
4 |
木板表面 |
两木块叠放 |
3.6 |
(1)你认为表中哪个数据是不合理的?答:,并指出在弹簧测力计正常使用下导致数据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
(2)分析第1和第4两次实验数据,在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越大,摩擦力越大.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叫控制变量法.
(3)小丽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呢?然后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 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一个________(填“长方体”或“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通过做______次实验(选填“1”或“2”)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4)人们雪后常在汽车轮胎上缠绕防滑链,这样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做法的道理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小聪同学在中国死海旅游时带回了一瓶中国死海的盐水,想知道该盐水的密度.他借来测量工具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但调节平衡螺母,无法将托盘天平调平,结果他发现操作中漏了一个重要步骤,该步骤是.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5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则总质量是g,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聪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提起一只箱子.
(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弹簧的就越长的性质制成的,
(2)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
(3)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该物体受到重力为.
(4)弹簧测力计对箱子有拉力作用,箱子对弹簧测力计(选填“有”或“没有”)力的作力,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