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20Ω0.5A)、R2(50Ω0.5A)、R3(500Ω1A).
(1)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小明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
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
(3)小明又取了一个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旧灯泡进行实验,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灯泡亮度明显偏暗,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这只灯泡的玻璃内壁变黑.灯泡亮度偏暗的原因是灯丝发光时发生________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变细,消耗的实际功率变_______的缘故(选填“大、小”).
(4)灯泡的功率测量完毕,小明用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更换电路中的灯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则小明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选填“R1”、“R2”或“R3”).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Ω,则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
在下列各组实验中:(1)如图(a)所示,从密封罩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了。这个实验说明:。
(2)如图(b)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液体的压强与 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如图(c)所示,闭合开关S,根据电磁铁甲、乙吸引小铁钉的情况,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为6V)。
(1)这个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要收集三次证据,这三次证据是用调节__________电阻的方法,测出灯泡两端电压分别在U稍高于3.8V、U稍低于3.8V、 U等于3.8V三种情况下的电流,从而分别算出灯泡在这三种情况下的电功率。
(3)如果线路连接完好,在闭合开关时,小灯泡亮一下又突然熄灭,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东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所示,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分别开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小球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的目的是使两球____________________。由甲得结论: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图所示电路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根据此装置现在的连接方式,可以判断它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因此所选择的甲和乙两段电阻丝的电阻大小应该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煤油_____________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实验前如果使两瓶煤油的__________、温度都相同,更便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