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猜想和假设: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实验:
① 按如图14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 闭合电键,用电压表测出R1两端的电压。
③ 在测量R2两端的电压时,该同学采用以下方法:
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④ 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① 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须 (9) 。
② 该同学 (10)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R2两端的电压,其原因是
(11) 。
③ 方法改进后,该同学测出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12) 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④ 这个实验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3) 。
| UAB(伏) |
UBC(伏) |
UAC(伏) |
| 2.4 |
1.4 |
3.8 |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 |
机械 效率η |
| 1 |
3 |
10 |
1.6 |
30 |
62.5% |
| 2 |
3 |
10 |
2 |
30 |
50% |
| 3 |
3 |
10 |
2.5 |
30 |
(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cm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 1 |
12.00 |
24.00 |
倒立,放大,实像 |
| 2 |
16.00 |
16.00 |
倒立,等大,实像 |
| 3 |
20.00 |
13.33 |
倒立,缩小,实像 |
| 4 |
30.00 |
10.91 |
倒立,缩小,实像 |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
①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