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侵华战争
主要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古代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它们是古代人类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们遍布在世界各地,它们承载着不同风格的历史文明的沉淀……
(1)如图,请你欣赏下列古代建筑图片的同时,按要求进行分类并回答问题。

佛教建筑:
基督教建筑:
伊斯兰教建筑:
(2)观察上图中的清真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清真寺建筑的特点。

如图,识读下列图片

(1)请说出上面A、B、C三种文字分别出现在哪些大河流域?
(2)除了文字,上述地区分别出现了哪些文明成就?(各一种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伊拉克萨迈拉著名的阿斯卡里清真寺发生爆炸,金顶被炸毁。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呼吁民众发起抗议。
材料二:俄联邦总统普京来到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参观访问,方丈释永信亲自出寺门迎接。
材料三: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最近一份有着1700年历史的纸草手稿证明:犹大当初是授命背叛耶稣的,犹大不是叛徒。
(1)以上三条新闻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
(2)这三大宗教分别产生在哪一地区?
(3)这三大宗教的教义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有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材料一:
材料二:
(3)请你再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