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材料四:中国某地的农村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1年以后苏俄(联)粮食生产出现了什么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材料四的民谣歌颂的是中国哪项农村改革?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阅读以下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5月大事记:
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警察总监答曰:无权释放。
8日,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9日,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10日,32名学生受审。
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同时上交辞呈。
14日,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
20日,全市所有的中学也开始罢课。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
(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政府和校长对学生活动分别作出了哪些反应?请各举一例。(2分)
(4)请你评价学生、校长的表现。
解读以下美国发行的邮票,回答问题。
(1)该邮票发行于哪一年?当时监制该邮票的美国总统是谁?
(2)邮票中的美国人在南北战争中的两项最主要贡献是什么?
(3)邮票中的中国人领导哪一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4)邮票中的地图是哪个国家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5)从邮票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态度如何?
【民主与法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新中国成立后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①1689年颁布实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②18世纪初英国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巩固了议会的权力;
③英国君主立宪制出现后不断发展完善,在此期间出现了内阁,内阁权力越来越大,成为管理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首相也就成为了政府首脑;
④19世纪晚期开始,国王日益成为一种国家象征,具体管理国家的权力基本上由议会和内阁行使。
以上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史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2)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总统为民主与法制的构建作出的贡献是
①
②
(3)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
(4)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战争回忆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材料三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说出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来应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一纸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协定使世界大战步伐加快的原因。写出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原子弹的重要军事行动和制造原子弹的科学理论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制定了什么政策?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