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上世纪发生的世界大战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挂在树木残枝上的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某战地记者的报道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参战国 |
持续时间 |
卷入人口 |
参战人员 |
伤亡人员 |
直接经济损失 |
30多个 |
4年多 |
15亿 |
0.7亿 |
0.3亿 |
1805亿美元 |
(1)根据材料一说明德国有什么企图,并据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2)在“联盟体系”中德国属于哪一集团?
(3)材料三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一战中这样的典型战例是哪一战役?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5)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初期,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请你写出一条修到“世界屋脊”的公路。
(2)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并指出会议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为什么说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
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⑶当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纪念碑的存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读碑文谈谈你的感想。
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致是指什么?材料中的“座座城”主要是指哪几个?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
(2)材料二的“旗帜”是指什么?
(3)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4分)
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1)人物篇: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①图一:被誉为:
②图二:被誉为:
(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哪一图片反应了新中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情形?是在什么时间废除的?
④“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
⑤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⑥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
(4)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
⑦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民间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2)为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什么机构?你认为宋朝对外出口主要是哪些商品?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