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
【环保资料】
①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空气质量指教(AQI)分级表

AQI数值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AQI级别






质量状况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摘自《科学世界》)
【媒体信息】
①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②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③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阅读上述文本,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一百种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雾霾,整个城区空气质量已经是重度污染。
C.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使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不敢来华投资兴业。

分析文本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请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我与地坛
徐迅
地坛仿佛是黑夜为人们精心设置的心灵栖地。大多数时间,我是在夜色降临时才进去的——许多人都在夜的笼罩下悄悄走进这里。斑驳的红墙、古殿檐头上的琉璃瓦,因夜的濡染变得若隐若现,看不清晰。历史尽管在地坛无处不在,但人们已不习惯背这种包袱,地坛以外大家小心地呵护了一天,到这里则需要裸裎自己的灵魂,卸下莫名其妙的精神枷锁。夜的地坛,就这样成了一块儿人们放包袱的所在。
有了人迹,偌大的园子真的显得丰富而生动。相恋很久的情侣依偎在那白色的石凳上,尽可能地卿卿我我,缠绵爱河。但是不能太出格,否则哪个角落就会钻出个穿制服的家伙,冷不丁吆喝一声。带着孩子的母亲,当然喜欢坐在那曲池亭廊上,看浅水中的游鱼,快乐的孩子心灵里便会伸出一支钓竿,用心垂钓……
远处,一阵响遏行云般的吊嗓声,或是悠扬而高亢的二胡声,如泣如诉,那一阵低沉的旋律,显得格外凄迷,使我们这些异乡人总会想起自己的家。
我在地坛里独自听到过一回布谷鸟的叫声。 是春四月吧?那声音显得特别的悦耳和明亮,它脆脆地划过地坛,飞旋在都市的上空,像是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倏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着,许多日子许多声音随风而逝,唯独那声音留下来了……
有一阵子,我最感兴趣的是两位老人,两人都穿着朴素,手持快板,走到人群密集处,放下手中的行装,没等人欢迎,就京腔京调地说起相声或打起快板,周围就有稀里哗啦的掌声。干脆,有时候就咚咚锵锵,伴随着一阵喧天的锣鼓声,摇红摆绿地,就钻出一溜儿打扮得古典而妖娆的女子,扭着秧歌舞,她们或银发飘动,或老态俨然,但个个身手矫健,步履欢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明亮的灯光照映下,那场面宛如乡村里的社戏。大雅抑或大俗,至于她(他)们的身世、遭遇,人生的种种,没有人会深究。大家萍水相逢,随缘而来,随缘而散,将地坛视为精神家园的史铁生曾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安排”阿门!“上帝”为这个城市留下一块净地祭祀皇天后土,没想到,却还让后人们常常进入到一种历史,追怀到一种故园情结。残留的玉砌雕栏,异常苍幽挺拔的古柏,熏染过一代又一代浩浩荡荡庄严的香火……仪式散处,高古虚空,或许上帝就躲在那里发笑。月光游移着,那时,树木就变得古怪、阴森,有什么怪鸟喋喋地从园中树林里掠起,飞向高远。园中人们欢乐地蹦着、跳着,唱歌或者散步,他们毫无顾忌。心灵开放,灵魂轻松,没有什么比这真实的生命更有力量,更有震慑力。
经历了夏夜的喧嚣,地坛更多的季节归于荒寂。秋天,秋风刮落了树上片片叶子。园中的甬道和草坪上就铺满了金黄和褐色。夜晚,月光幽幽地照着,红墙脚下草丛里的虫子吱吱叫唤,远处的灯光在园中漾起一层昏黄的雾状,一切都寂然无声。这时候,坚持到地坛来的人就稀少了。但我喜欢这样,静静地穿行地园子里,聆听虫鸣,耽于自己的遐想。到了冬天雪花飘飘的时节,地坛里的声音仿佛让那雪全部吸引了,独自一人沉迷在地坛深处,心灵里真会浮上一些叫历史的东西。历史如美丽的白雪,悄悄洒落在地坛,金黄色的琉璃瓦和白色的殿台如百兽般蛰伏着,泛出洁白而冷峻的光芒。雪里的人像幽灵一般在地坛潜游着,转过身,再看看身后的脚印,竟会生出一份醒目的惊心。“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跑出来玩得很久了。”(史铁生语)在冬天的地坛里,我的这份感受真的非常强烈——有好几次,我想在这里会遇到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但是,没有。
永远也不会有了。
好文章往往是有文眼, 即能统领全文的句子。你觉得本文有吗?如果有,请将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文中画线句说“快乐的孩子心灵里便会伸出一支钓竿”,你觉得这样写符合情理吗?为什么?
解释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并写出与这个历史故事相关的两个人物的姓名。
作者具体记叙了“我”在哪些时节与地坛的亲密接触?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
文章结尾为什么特意强调“有好几次,我想在这里会遇到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但是没有”,且“永远也不会有了”?

阅读《唐三彩》(马未都)
①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
②唐三彩的 “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注释:①【赭色】红色、赤红色。)
③唐三彩都是明器,是专门为陪葬用的一种器具,也叫冥器。汉代是中国厚葬制度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西汉。东汉以后,国力逐渐衰竭,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厌恶厚葬之风,所以墓葬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后来,唐代成为中国第二个厚葬时期,比如唐代的大墓一挖开,里面的东西成千上万。唐代为了厚葬,大量烧制俑、动物和各种器皿,所以唐三彩的品种无所不有。唐三彩也因而在中国的陶瓷领域中成为非常丰富的一个门类。
④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如果挖出唐三彩,一定当场砸掉,觉得不吉利。我们对唐三彩的认知,这些年才逐步加深。起初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唐三彩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座高峰。由于西方人的重视,唐三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贵的中国艺术品。1989年,一匹非常漂亮的唐三彩马在英国拍卖的成交价是374万英镑,当时折合600万美金。这个由西方人创造的中国艺术品的最高纪录,由一匹唐三彩马保持了很长时间。
⑤唐三彩马的出现源于唐代人非常喜欢马。唐朝之所以重视马,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的血统有关。李世民骑术非常精湛,他把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之乐事,认为马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相当于战车。可见,马在古代社会中,首先不是最重要的农业工具,而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是军事力量的体现。唐三彩里有很多马非常生动,非常漂亮,都是贵族的马,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李白在著名的诗《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中的“五花马”就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马。所谓“五花”,大概是指马脖子上漂亮的装饰,从中也可以看出唐代人对马的珍爱。(有删改)
文章②-④段是从三方面介绍唐三彩的。
第⑤段中,作者引用李白的诗,意在说明什么?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向是()

A.唐三彩的 “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
B.唐三彩在中国的陶瓷领域中成为非常丰富的一个门类,它包含陶器和瓷器。
C.我们对唐三彩认知的逐步加深,起初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唐三彩给予很高的评价。
D.唐三彩马的出现源于具有游牧民族血统的李唐王朝对马的喜欢和重视。

运用文中的相关知识,对下列链接材料中“这是一个大失误”作出合理解释。
[链接材料]过去由于我们认识的局限,在拍戏当中不太注意唐三彩这种道具的使用。早年看反映清朝乾隆时期社会状况的电视剧《红楼梦》,贾母的屋里摆着一件唐三彩,这是一个大失误。

带白蘑菇回家(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
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
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原先的报纸上印了一排排圆环,好像淡淡的墨色的图章。我吓了一跳说,是不是白蘑菇腐坏了?小姐说,别怕。新鲜的白蘑菇的汁液就是黑的。
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不 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后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它的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的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 A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郁闷如桑那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在蒸笼般的火车里,你还有什么办法可想?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又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去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端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B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C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
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待——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我的白蘑菇完好无损从青海带回北京期间得到了一些人的帮助,概括说说他们帮我做了什么事。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最最适合放在______处。(划线A、B、C三处中选一处)(2分)
“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端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联系上文,大家被青海大汉的哪句话深深打动?为什么?
(1)写出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2)另摘录一处青海汉子让你倍感到温暖和感动的细节。
一位读者阅读本文后非常感动,写下了读后感。结尾说:“白蘑菇很轻很轻,但在我的心里很沉很沉,……”请你继续往下写几句话,完成这篇读后感的结尾。

别让化合物“跑偏”
①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这句话用在化学合成物上,最合适不过。
②现代工业发展到当前,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化学合成物充斥。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组建为例,安居乐业首先需要装修房子,于是人们开始涂刷墙漆、涂料,安装管道及各种内饰;接着,该皆大欢喜地往房子里搬运家具及日常生活用具了,女主人的化妆品、香水及服装,一样也不能少;再接着,该添新成员了吧,小孩出生,各种玩具和婴儿用品开始堆砌,奶瓶、奶粉、尿不湿……可以清算一下,整个过程中,人类究竟接触了多少化学合成物。
③化合物的使用,初衷都是美好的: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视觉更赋美感。然而,化学合成物在带给人们美好舒适的生活的同时,正“蚕食”和“窃取”地球上诸多生物的健康与寿命。
④2011年,震惊国内外的台湾塑化剂事件,又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塑化剂的毒性比三聚氰胺高20倍,会严重干扰人体的荷尔蒙,造成儿童性别错乱,这是不是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近些年“伪娘”盛行呢?为什么商家在明知真相的情况下,还要越过道德的底线,剑走偏锋,进行非法经营?这值得追问。
⑤每个工业城市的暴富,都带着背后被践踏的土地、被污染的河流、被乱伐的树木的辛酸血泪。
⑥大多数的化学合成物都有着持久性——意味着要千百年的时间降解,或者用其他进程降解,这中间又将产生新的有毒物质;蓄积性——虾吃海藻,鱼吃虾,大鱼吃小鱼,人类再把大鱼捕上来烹调,尽享美味,殊不知,这中间的毒素含量一直在累积;基因突变性——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什么都阻止不了人类的变异了!纵观近年来的婴儿畸变率,触目惊心。人类,该醒悟了!
⑦那些造福人类的化合物,我们不会抹去它们的功绩,但在颂扬他们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另一面:DDT(又叫滴滴涕,一种杀虫剂)扫除了害虫,却制造了“寂静的春天”;氮肥带来农业丰收,却让河流蓝藻爆发;高分子塑料让包装更加廉价便携,却因为难以降解而恶名昭著……
⑧因为化学污染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癌症村,让人们恐慌不已。但真正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灭亡。
⑨科学家研究发现,有害的化学物质藏匿在食品包装、化妆品、儿童爽身粉、家具、电子产品中,成为干扰荷尔蒙的隐形杀手,对人类生育能力,尤其是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千百年之后,我们难道都要在试管中窥探新生命吗?
⑩左边是天堂,是物质的充裕,生活的富足;右边是地狱,是畸变的婴儿,重创的大自然。
⑾一言以蔽之,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时,务必把握好尺度,别让化合物“跑偏”。应严格履行绿色低碳的宗旨,为后世遗留一片净土,不要让蓝天白云、绿草红花、奔腾的河流、清澈的溪水,仅仅成为纪录片中一闪而过的镜头。
(选自《科学24小时》2012年第3期)
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这句话用在化学合成物上最合适不过?
作者在第②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列举一个家庭组建的详细过程?
结合语境分别说说下列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然而,化学合成物在带给人们美好舒适的生活的同时,正“蚕食”和“窃取”地球上诸多生物的健康与寿命。
第⑧段说“但真正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灭亡”,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跑偏”原意为“事物没有按照预定的想法或轨迹进行”,作者以“不要让化合物跑偏”为题有什么用意?

留学的女儿HOLD住
①17岁的女孩将出国,家中四位至亲浩浩荡荡送她到浦东机场。天空阴沉,细雨霏霏。行李六大包,做长辈的都舍不得让那孩子拎到托运柜台,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只要到了加州转机,这六件沉重的行李,将由这势单力薄的女孩子一个人连拉带拽,抢运去另一个托运柜台,随她转机去纽约。
②等在候机大厅的这两个小时,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可能是一生中最漫长、焦虑和英雄气短的两个小时。空气中充满了小心翼翼的僵持感,孩子的妈妈一直缄默不语,只有爸爸和女儿间或交谈几句,说的也是问过几百遍的话:“事到如今,已经来不及后悔。”
③“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④“都准备好了?没落下啥东西?”
⑤“没落下,连那套理发推剪都带上了,老爸,你还不相信你女儿的适应能力?”
⑥我留心到一个小细节:这孩子通过登机通道时,就没有回一下头。
⑦这是一场注定不对等的目送,去的人满怀憧憬,送的人失魂落魄又强自镇定。我目睹那个当父亲的默默拥抱妻子,中国人,也只有在这等“生离”的当口,才懂得用身体语言安慰人吧。我听到他反复说:“她连理发都会了,你还担心什么?据说中国学生会炒一大碗蛋炒饭,就能在美国把五湖四海来留学的同学都HOLD住。”
⑧当妻子的破涕为笑:“看看你的头发,你女儿这手艺,能算出师了吗?”
⑨我这才注意到那位父亲一身儒雅装扮,头发却理得像小兵张嘎——【A】两鬓青白几乎露出头皮,中间部分的头发却像芦苇一样茂盛,垂下来的刘海还滑稽地攒出一个桃尖。“看你说的,女儿不拿我这脑袋当冬瓜练手,还能拿谁的脑袋练手?你还说我,你看看你这狗啃样的刘海……”
⑩当妻子拨开他的手,嗔道:“你不懂,这种犬牙交错式的刘海是今年的大热门,你没有翻过时尚杂志呀?T台上的名模,都是花了500美元才剪出这种调皮的效果。”
⑾一语未了,做妈妈的忽然开始沿着候机大厅的落地窗奔跑。原来她看见停机坪的那头,接驳车已经在下客,她想离得稍近点儿,看着她的孩子登机,看看她有没有回头张望。
⑿果然看到那女孩儿,登机时开始犹豫,甚至往下跑了几级,往这边看。当妈妈的明知她听不见,仍然拼命敲打玻璃幕墙,几乎引来了保安。然后那孩子似是硬起心肠,迅速钻入飞机肚,不见了。
⒀两分钟后,爸爸的手机响了,孩子关机前的最后一条短信到了,当爸爸的念给所有的家人听:“。”
⒁我目睹所有送行的亲人都掏出手机发笑脸给那个女孩,在她独自上路之前。【B】这精神上的断乳是如此困难,就如同心上有血肉做的绳索被生生拽断。但,这一天终将到来,到了那一刻,请不要哭着走,一定要笑着走。
(选自《扬子晚报》2010年2月24日,明前茶。)
联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送的人失魂落魄又强自镇定”的表现。
“HOLD住”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网络流行语”,请结合语境说说在下列句中的意思。
①据说中国学生会炒一大碗蛋炒饭,就能在美国把五湖四海来留学的同学都HOLD住。
②留学的女儿HOLD住。
文中画曲线语句极富表现力,请选择其中的一句加以品析。
我选择句:
结合上下文内容,请你猜度第⒀段中女儿关机前发给爸爸的那条短信的内容,不超过6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