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对Cu与浓HNO3的反应进行研究。记录如下:

I.Cu与浓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
(1)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离子浓度较大引起的。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                                         
(2)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2引起的。进行实验2:先将NO2通入B中,再鼓入N2。结果证实假设成立。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                               
(3)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
i.溶有NO2的、浓HNO3呈黄色;水或稀HNO3中通少量NO2溶液呈无色。
ii.NO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2NO2+H2O =HNO3+HNO2HNO2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
iii.NO2能与Cu2+反应:Cu2+(蓝色)+4 NO2-Cu(NO242-(绿色)
据此,丙进一步假设:
①可能是A中剩余的浓HNO3溶解了NO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
②可能是A中生成了Cu(NO22—4使溶液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

①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稀H2SO4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                     
(4)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实验l中溶液A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                 ,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量

E.Na2CO3溶液不能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F.将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浸人稀盐酸溶液,测定溶液的pH
(2)化学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请用“>”、“<”或“一”填写下列空白:
①实验时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锥形瓶中待测液的浓度实际浓度。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4 g氯化钠,若将砝码和氯化钠的位置放颠倒了,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0.4 g。
③用容量瓶配制500 mL0.1 mol·L-1。NaOH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1 mol·L-1

( 13分)实验室中需要22.4 l(标准状况)SO2气体。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计算后,取65.0g锌粒与98%的浓H2SO4)110mL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杂质。
(1)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2)为证实相关分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组装了如下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

①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作用是
②装置D加入的试剂,装置F加入的试剂
③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④U型管G的作用为.

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图(夹持仪器略):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
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盐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
(3)在欠缺已经得到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最终产生氢气体积的关系应是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
(5)通过比较起始反应的速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12分)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理论分析]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
(3)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大家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数滴酚酞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红色消失
证明
方案二:向原红色消失的溶液中加
(填试剂名称)
红色重新出现,则说明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有关

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

旧干电池回收碳棒、锌皮、等物质,
整个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有关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右图是干电池的
基本构造图。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子是
的作用是除去正极上的产物,本身生成Mn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锌皮和碳棒的回收。用钳子和剪子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筒,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用手刷刷洗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入小烧杯中。
(3)氧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
①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等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②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晶体中含有[一直是两性氢氧化物且溶解于氨水],并且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关离子方程式
(a)



(b)
(c)
说明有
(d)
(e)
(f)
说明有

(a),(b),(c),(d),(e),(f),
(4)最后剩余的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还有炭黑和有机物等。可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杂质,该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酒精灯外有(写其中2中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