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七年级(2)班的李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为学生指点迷津,耐心地辅导学生,得到了全班绝大多数同学的尊敬和爱戴.但班上的小林同学却不赞同全班大多数同学的看法,他说:"我迟到了几分钟,他就批评我;数学小测验时,我就简单地翻了一下书,他也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李老师太严了,一点不尊重我."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同学们为什么会尊敬和爱戴自己的老师
(2)作为学生,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3)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尊敬老师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愤怒的学生。星期一,七年级的小李由于周末贪玩电脑没有好好完成作业,被老师叫出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晚上会到家里,刚打开电脑,又被妈妈训斥了一顿。小李的怒气立刻爆发了,猛摔自己屋的东西,躺在地板上大哭大闹,还不肯吃饭。母子关系骤然紧张,家里的气氛也没有往常那么温馨了。
材料二:愤怒的农民。在云南,从小生活在滇池旁边的普通农民张正祥,看着人们肆意的破坏滇池,美丽的滇池惨遭毁容。张正祥愤怒了!这一怒就是三十年,他义无反顾地同破坏滇池的行为作斗争。为此张正祥,被评为“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1)结合材料,分析小李产生愤怒情绪的原因及危害。
(2)当我们愤怒的时候,确实需要发泄自己的怒火,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可以避免那些错误的发泄途径。两个方面即可。
(3)愤怒只有破坏作用吗?请结合张正祥的事例评价愤怒的作用。

材料一:19世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为了给祖国争光而出国深造。他出国时带了一捧祖国的泥土来怀念自己的祖国。后来肖邦客死他乡,临终前他嘱咐自己的姐姐一定要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以表示他生前不能回到祖国,死后也要和祖国在一起。
材料二:爱国商人黄海伯,虽然在海外漂泊,可始终心系祖国,时刻想着为祖国建设作贡献。1990年,他不顾许多人的劝阻,毅然回国投资,对祖国繁荣昌盛充满信心。他的孩子在美国读书,回到家里,黄伯海要求孩子一定要说标准的普通话。他说:“我是要他记得,要自强自立,做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肖邦临死前要求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国内,这说明了什么?
(2)黄伯海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二女儿卖雨伞,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脸的。一位邻居问她:“老人家,你每天都在为什么而发愁呢?”老太太说:“唉,一至下雨天,我担心大女儿的遮阳草帽卖不出去;等天晴了,我又担心二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你说我能不发愁吗?
如果你是老太太的邻居,你会怎么开导她呢?

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说情感是道德的基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