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材料中箭头所指的路线被称为什么?
(2)这条路线的在古代的起始点①是哪里?它现在的名称叫什么?
(3)材料中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4)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经过今天的新疆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
(5)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实现和维护国家与民族的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三世纪,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即现今的台湾,当时吴人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上就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公元七世纪,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从那时起大陆居民也开始迁居澎湖地区,其后逐渐向台湾本岛发展.
──《台湾志略》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
──摘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渍,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材料四: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就是说,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国大陆与台湾在三国时就已经有了联系,从那时台湾就已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史上加强对台湾管辖的事例?
(2)材料二中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此后台湾得以重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美国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各自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材料三、四涉及到的两个国家在解决统一的问题上分别主张采取什么措施?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有何认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919年,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会议。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9-1939年这一时期有二十年的休战,如果说前十年似乎在逐步恢复一战后的新秩序,那么后十年则一点点地引燃了二战的烽火。
请回答:
(1)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是什么?在“休战”中的后十年里,促使二战爆发的因素有哪些?
(2)两次世界大战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了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你有何建议?
1937-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揭开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2)《亮剑》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哪次战役?
(3)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人物和作品?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哪一场运动开始的标志?
(2)材料三中的发明属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该发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欧美社会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的总特征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的政策是西汉时期的哪一人物提出的? (2分)
(3)根据材料一、二,说说这两件历史事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分别起到什么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