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寂寞从人漫,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
B.李贽认识到了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C.李贽的主张遭到道学家们的攻击
D.表达了诗人敢于蔑视世俗的“异端”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刘公连仁祭》中写到:“平民刘公,在乡农耕,祸从天降,被抓劳工。在高密,逃跑未成遭痛打。经青岛,轮船押运北海道。……终日挖煤,劳动繁重。……穴居林中,苦苦挣扎,十三暑寒”。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侵华日军的罪行 B.军阀混战下的民生
C.国共内战的影响 D.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更增加至8.67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世界经济形势恶化

1912年,蔡元培等人曾经发起一个“进德会”,定下三条基本信条:不赌、不嫖、不娶妾;五条可以选任的戒条:不做官吏、不做议员、不饮酒、不食肉,不吸烟。到北大后,他也身体力行。这说明蔡元培

A.支持新文化运动 B.抵制北洋政府
C.教育理念先进 D.强调个人品德修养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

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消费结构 B.市场意识 C.小农思想 D.节俭习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