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
②文中“初步进展”指平型关大捷
③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
④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
| A.①②③ | B.②③ |
| C.①③④ | D.②④ |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问的分歧克服了,如果 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利用一次机遇, 使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这一“机遇”是指
| A.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 B.发达国家建立高科技跨国公司 |
| C.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 | D.欧美国家大量输出资本 |
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
| C.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 D.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 |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 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
|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 在于
|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 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 C.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 D.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