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C.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 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个阶段最恰当()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 |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
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 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 |
下图是晚清甲午之前工业企业资本构成图,对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的根源在于社会的性质 |
B.外国资本对中国毫无影响 |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
D.买办和官僚资本实质是私人资本 |
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女又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
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
题材 |
本埠 |
全国 |
国外 |
数量 |
57篇 |
80篇 |
37篇 |
比例 |
33% |
67% |
A.《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
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
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