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前走过,突然,脚下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有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子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掉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将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缺少的标点填上。
(2)填上适当的词。
一( )摊子 一( )梨香
( )的梨 ( )的孩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严肃( )究竟( )称赞( )
(4)作者丢失的东西是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
①“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_____;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画出父亲有意隐瞒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片段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 遇到“栏路虎”,便去请教它。( )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页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 )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件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请你为短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A.读书莫放“拦路虎” B. 怎样读书 C.勤査字典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由此看来”中的“此”指什么?请用画出文中的有关句子。
(4)在第1、第2两个自然段中各用“一”画出中心句。
(5)文中的“拦胳虎”加上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读书时应怎样对待“拦路虎”?用文中的四个字回答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所见》的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贾岛反复推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________,________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________,________。
(4)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 ________,又________;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________,________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________。
(5)在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
蚂蚁
同学们,你们了解蚂蚁吗?
蚂蚁吃大虫才有趣呢!一群蚂蚁拖来了一条大青虫,到了洞口,怎么也拖不进去。于是,他们就在洞口集合一起会餐了。他们不咬青虫的皮,却专啃青虫的嘴,有的还从青虫的嘴里钻进去。第二天再看,洞口的大青虫就剩下一张皮了。
有的蚂蚁还不怕死!
有一次,在非洲一个旅游景区的山坡上,突然燃起了大火,把一大群蚂蚁团团围住了。人们都替它们惋惜。一个人叹了口气说:“ 火这么大,这群蚂蚁必死无疑!”没想到,这群蚂蚁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顷刻间,迅速围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球,迅速地向大火外围滚去。此时,火势越来越猛。火舌把蚂蚁的外围烧得啪啪作响,一股蚂蚁被烧焦的浓重的糊味随风飘来。但是,令人惊异的是,蚁团外围的那些已经被烧焦的,并没有散开,脱离球体,还是紧紧地聚集在一起,蚂蚁自始至终是一个整体,他们在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球体里的同伴,以避免烈火烧到他们的身上。
就这样,蚂蚁不停地从熊熊烈火中滚过,最后,终于掉进了一个小河里,腾起一股巨大的烟雾。
结果,蚁团外围的蚂蚁被烧得体无完肤,但是里圈的蚂蚁们却由于外围蚂蚁的掩护安然无恙,保住了生命。
(1)文章中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使用字典,你该怎样去查?如“避”字,应查( )部,再查( )画。(1分)
(2)请写出“聚集”的两个近义词、两个反义词。(2分)
聚集——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3)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来写的?请在句子下面画“—— ”。(1分)
(4)从文中找出四个你喜欢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章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亲眼看到了这么令人感动的情景,你想对这些勇敢的小蚁说些什么呢?请写几句。
叶
春天是你的童年。在这百花齐放的春天,你悄悄张开了嫩绿的笑脸,每个枝头都有你弱小的身影,你虽然是那么的渺小,但同样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春的光彩——这就是你,叶。
你渐渐长大,长绿。夏日时你已成年,那茁壮的身躯,像一把巨伞,遮挡阳光,阻挡风雨。你( )默不作声,不像鲜花那样美丽,不像松柏那样傲雪,( )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你的晚年是秋天。看,你已经变得枯黄憔悴了,微风一吹,摇摇欲坠。()你飘然落下,人们( )会把你收集起来,经过加工,文成了很好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千千万万个和树叶一样默默无闻为祖国、为别人贡献一切的人。看,马路上那些臂戴红袖章的爷爷、奶奶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瞧,我们的老师在灯下备课了,她是为了我们才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呀!他们从不知道什么叫做“享福”,只知道为后人“造福”
你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如果,人总是想着自己,那世界怎么会发展,人类怎么会进步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 落后( ) 厌恶( )
瘦弱( ) 强大( ) 索取()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即使……也…… 虽然……但是……
(3)这篇文章是以第二人称展开叙述的。全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赞美了__________的一生。(5分)
(4)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绿叶一样默默无闻为__________、__________贡献一切的人,他们从不知道什么叫“__________”,只知道为后人“__________”。
我身边的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人,因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