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 )
A.6N,3N B.1N,1N C.0,1N D.0,2N
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
|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
| 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
| D.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 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 C.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
|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
|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以先减小后增大 |
|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
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
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
。求出射角。
一列波长大于3 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5 m和x2=4.5 m的两质点A、B,当B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时,A点位移恰为零,且向上运动,从此时开始计时,经1.00 s后A点的位移处于正的最大值,由此可知 ( ).
A.2 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
B.1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波长为12 m
D.波速一定为1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