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齐白石画虾
著名画家齐白石擅长画虾。有一次,小虾在大碗里激烈地争斗,时而怒目而视,相持不动;时而双钳齐舞,互不相让。小虾争斗的场面,激起老人浓厚的兴趣。一会儿工夫,几只活泼可爱的小虾便在他笔下出现了。白石老人把画好的画贴在墙上,仔细琢磨,又不时走到碗边,用小木棍引逗小虾,不断地对比画上的虾和碗里的虾的形态,不断地修改。最后,画出来的虾就像真的一样。就这样,白石老人笔下的虾,越画越好,越画越神。
(1)齐白画、徐悲鸿、唐伯虎笔下最著名的动物依次是( )
A 马 虾 虎 B 虾 马 虎
(2)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划出来。
(3)“擅长”的意思是 。
(4)白石老人笔下的虾,越画越好,越画越神。
仿写句子:
(5)用“ ”画出最能说明齐白石擅长画虾句子。这段文字把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请你说一说。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喜欢《草原》一课中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一个句子是:
(2)爸爸称赞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它就在哪儿,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不管,它总是那么直,那么,不,也不。”
(3),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的题目是。
(4)走进神奇的西部,我们了解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著名作家的《草原》描绘了充满诗意的和,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的生动一幕;《白杨》运用了的写法,热情赞扬了边疆建设者的精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筑路大军克服、、这些困难打通了风火山隧道。
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它们都是风,()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有点风,()是暖烘烘的,吹散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子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是因为……虽然……但是……即使……也……
(2)这篇文章的2-5段落是关系,因此,本文可分为段,请用“∥”在文中标明。
(3)按要求填下表。
季节 |
风的名称 |
不同季节风的特点 |
(4)“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杨》片段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那么(),不(),也不()。”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给文段第2-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写出近、反义词。
严肃—()坚强—()粗壮—()动摇—()
()()()()
(4)回答问题:
①“高大挺秀的身影”在文中指。
②为什么称白杨树为“戈壁滩上的卫士”?
③白杨树有哪些特点?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
(5)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可保卫者。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shùn sùn)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sànɡ shànɡ)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笨拙()不幸()平静()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4分)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用“﹋﹋”画出有关句子。
(6)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杨》片段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那么(),不(),也不()。”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反义词。
坚强—()粗壮—()动摇—()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5)“他也借白杨表白着自己的心”说明爸爸在借 ______勉励自己 _______________ ,这种写法叫 ________
(6) 用“不管……不管……总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