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虽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个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下列三个主题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
【千年辉煌之中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1)请写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分)
【百年抗争之中国】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勇的中国人民也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2)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
(3)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救国之路”中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4分)
【走向解放之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解放。
(4)请举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获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相关史实一例。(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1)材料一所说的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我国近代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
材料三: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
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材料三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事件相比,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综上所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俄国、日本应对“挑战”的结果有何不同?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材料二: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洋务自强”虽然失败,但如何理解“洋务自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变法维新”高潮的100多天中,维新派是采取了哪些具体政治举措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共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那时”是从哪年算起的?“英雄凯歌”能够奏响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A、B图所反映事件间的联系,并说说C图中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与创新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请回答问题。
(1)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主张改革。这是哪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谁?
(2)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问题、……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请列举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3)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在20世纪初的哪一重大事件中体现出来?(1分)该事件有什么意义?请你举出新中国建立以来两个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促进社会发展的事例。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创新。你认为这个战略创新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皆能制造……。
(1)根据材料一,从李鸿章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进步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洋务运动有怎样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武夷岩荼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是沿崇阳溪、建溪入闽江,直下福州港。按照清江苏巡抚梁章钜的说法:“该夷所必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迭崇安。”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一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三中两条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
(2)清江苏巡抚梁章钜说,中国最初只同意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个通商口岸,但是英国人坚持要列入福州,遂成五口通商。材料二中,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力争福州开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怎样的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