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 )
A.深入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削弱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 |
C.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 | D.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 |
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 |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三元里抗英中 | B.黄海战役中 |
C.威海卫战役中 | D.淮海战役中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 D.全面赞扬与肯定 |
关于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清政府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左宗棠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③左宗棠的反侵略斗争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挫败了侵略者
⑤军事斗争与外交谈判相互配合
⑥中国的政治制度、军事技术比俄国先进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③④⑤ |
列宁说:“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英国人、法国人……等疯狂镇压”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