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
“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
——(明)李贽
(3)依据材料三比较李贽的思想与朱熹有何不同李贽思想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如果要给以上三则材料设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星堆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对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歌舞、技艺、服饰皆为唐人普遍喜好,刻意仿效。……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蛮夷小邦,不与外国往来。满清严禁中国人学外语,严禁华人与外人接触。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1)与唐初相比,清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材料三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超越了民族与各族的界线,传承着和平与发展的福音;世界博览会将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环球小姐大赛、环球嘉年华、迪斯尼主题公园等活动将鲜花、欢笑和美丽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名画鉴赏

(1)以上两幅作品都属于人物画,但反映的思想本质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材料三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并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和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四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五

(4)材料四中,恩格斯认为“理想化的王国”本质是什么?材料五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并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巴以冲突,27日再度以极其血腥的一幕开场。2008年12月27日-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材料二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里也基本上是超然物外的;今天更不会卷入美俄全球对抗的明争暗斗。这是由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家目标决定的,也为现在中国与美俄关系友好的事实所证明。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 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均来自网络)

材料三有关欧盟的一组图片

材料四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因此,他对这样的时代具备哪些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时代以及这样的时代能否得以持续并未展开论述。笔者愿接过哈斯先生的命题,阐述本人的观点。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材料来自网络
(1)材料一体现当今世界形势如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为什么说“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欧洲联合的过程。
(4)依据材料四,简单概述你对“多极合作时代”的理解。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当代世界格局发展的总趋势及其表现。

近代前期,中国资本主义经历了从产生.初步发展.到进一步发展的三次浪潮,据此回答:
(1)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何时产生的?
(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是在何时?初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其政治影响是什么?
(3)中同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是何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其最重要的政治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这场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中学生.工人阶级在这场运动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3)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请结合史实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