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 ( )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者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应该是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722

287

614

96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以坚决排除现代思想和现代技术的途径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后一次努力。”它应该是指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