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是 (填甲或乙)实验。
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他将 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焦距 |
物距 |
像距 |
物高 |
像高 |
1 |
|
35 |
14 |
5 |
2 |
2 |
30 |
15 |
5 |
2.5 |
|
3 |
20 |
20 |
5 |
5 |
|
4 |
15 |
|
5 |
|
|
5 |
5 |
30 |
6 |
5 |
1 |
6 |
15 |
7.5 |
5 |
2.5 |
|
7 |
10 |
10 |
5 |
5 |
|
8 |
6 |
30 |
5 |
25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1)焦距 为 ,表格中 处数据应为 。
(2)物距 、相距 、物高 、像高 之间的具体关系为: (用字母表示),表格中 处数据应为 。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有:
.电源(电压为 ;
.电流表 (量程 , ;
.电压表 (量程 , ;
.滑动变阻器 ;
.电阻箱 ;
.开关 一个,导线若干。则: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 应该是 。
(2)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路(电流表选用 的量程,电压表选用 的量程;部分导线已连接好)。
(3)在实验过程中,当电阻箱 的阻值变小时,为了完成该实验研究,应该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向 端滑动(选填“ ”或“ ” 。
(4)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多组不同的数据,改变电阻箱 的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相应的电流值 ,并记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以电流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使图象完全在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上(电压、电流、电阻采用的单位分别为 、 、 。
(5)在某次实验中,当电阻箱 的阻值为 时,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测出多组数据后,按(4)问的方法用描点法作图,在连线时发现只有一个点 使图象明显不能成为一条直线,经实验小组同学回忆,是由于将电阻箱 的阻值由 变换为该数据点对应的阻值时,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就读取了电流值而造成的。
在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细线把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 拉到位置 ,由静止释放小球,观察小球从 的过程中的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并测出了小球在 、 、 三个位置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值,从而分析这一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数据如表所示。
运动过程或位置 |
|
|
|
|
|
动能 |
0 |
增加 |
4.98 |
减少 |
0 |
重力势能 |
5.00 |
减少 |
0 |
增加 |
4.97 |
(1)小球在图中的 位置,受到 个力的作用。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球从 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高度不断降低,这个过程中是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 ;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在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小球由于受到 造成的。
(3)在实验中,如果换用质量为 的小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小球到达 位置时的机械能 质量为 的小球到达 位置时的机械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南南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来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电路图如图所示,拟分别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 、 时的实际功率。
(1)按要求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完成了
、
的测量后,南南同学发现将滑片移到
端时,的示数也只达到
,不能达到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3)南南同学记录的实际数据如表所示,则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次数 |
1 |
2 |
3 |
电压 |
2.0 |
2.5 |
2.8 |
电流 |
0.28 |
0.30 |
0.31 |
(4)南南同学分析1、2、3组数据,发现三次小灯泡的电阻逐渐增大,你认为造成小灯泡电阻增大的原因是灯丝 发生了变化。
如图所示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分析甲、乙,发现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分析甲、丙,发现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转换法。
(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