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小王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J/kg
酒精
15
35
2.4×106
碎纸片
15
25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图中器件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由下而上/由上而下)。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                         、以及两个烧杯都应相同。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Kg。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大/小),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     。(写出一点)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能量转化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固体熔化特点实验中,我们用如图1实验装置给萘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图中实验装备缺少测量仪器 ;图2是某同学根据此实验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图象,已知当地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萘的熔点是80.5℃,标准大气压下沸点218℃,请问BC段的温度是 ℃,DE段的温度是 ℃.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试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红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盖在烧杯上的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2)同学们在试验中观察到了气泡如图丙、丁的两种情形,图 能反映水在沸腾时的情形;
(3)从乙图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液体沸点与其表面气压有关,液体表面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若本小组测得的沸点是准确的,什么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小于/大于/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吸收/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看到的现象是
(5)由图乙可知,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比小明的长,其原因是

防治噪声有多种方法,其中“隔声”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此方法中,选择隔声材料是关键,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线、报纸、棉花、泡沫)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
表一

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
响度


最弱
较弱

表二

材料
毛线
报纸
棉花
泡沫
距离
3.5
4.1
2.5
3.0

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
(5)小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大/小)的原理.

如图甲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实像/虚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如图甲所示,眼睛从右向左沿易拉罐的中心线看过去,将蜡烛向左移动,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左/右)移动,将蜡烛向上移动,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
(4)本实验中为了使烛焰所成的像变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由此也可以看出像的大小与 有关;
(5)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如图乙所示,B是可移动的卡片,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向水平移动B,观察像的变化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孔的 (大小/形状)对像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