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关键词:生态文明
材料一:“雾霾”是2013年挥之不去的话题。刚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值此,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13省市均为历史最多。
材料二: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10条”,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一共35项具体措施,任务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按照“大气10条”的要求,通过5~10年时间治理,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目前面临怎样的环境现状? 材料二贯彻执行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
(2)“大气10条”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3)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将“大气10条”落实在自己的具体行动上?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让人痛心的现象,如:假冒伪劣商品,毒米毒酒事件,价格欺诈、做假账……这些行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请你运用九年级第五课和第六课的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国家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并简述理由。

材料一:在我国,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
材料二:我国刑法、民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我国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的代表通过。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怎样?(2分)
(3)宪法的地位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你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有何重大意义?(答三点即可)
(2)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社会公平?(答两点即可)

1951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阿里,阿里的和平解放,也标志着西藏全境的和平解放。60年来,阿里经济总量百倍增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1)青藏铁路的通车,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坚持什么原则?
(2)在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李强是七年级学生,课外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附近的网吧,花大量时间玩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还经常采用撒谎、变卖家中物品等形式弄钱上网。
(1)材料中李强受到了哪些不良诱惑?
(2)说一说你身边都有哪些诱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