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园中学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种子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播种了相同数量和生理状况相似的豌豆种子,并设计了下表所示实验。

 
阳 光
温 度
     水
A组
向 阳 处
低温
充 足
B组
暗 室
常温
充 足

请问该生物小组的设计合理吗?若不合理,怎样改正。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运动与什么有关呢?取一条活的蚯蚓,观察它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1)首先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的许多小突起是
(2)观察它在玻璃板上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再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如此进行3~5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对比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3)在观察过程中,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的做法是:

(4)在(2)中重复3~5次的目的是:

小华在鉴定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时,用易拉罐在锥形瓶外做了个罩,具体做法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在锥形瓶中装了50ml的水,在这粒花生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会上升,原因是花生中的通过燃烧被释放了出来。
(2)在这个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
(3)如果我们食用花生,将从中获得
(4)想测一下一粒花生和一块核桃仁哪个能量多,用上述方法实验后,比较两次测得的水温,实验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下表是小明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的一组对照实验。

试管编号
A
B
加入物质
淀粉液2毫升
清水2毫升
淀粉液2毫升
唾液? 毫升
反应温度及时间
37℃、10分钟
37℃、?
滴加碘液
2滴
2滴

(1)根据对照实验原理,B试管应加入唾液毫升,保温时间为分钟。
(2)实验中“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试管中是否还存在
(3)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因此本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A试管的溶液,B试管的溶液。(选填“变蓝”或“没有变蓝”)

探究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1)我的假设是:
实验方案设计:将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再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
(2)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
(3)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部。
(4)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蚯蚓?答: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支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支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支试管的设置__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___消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