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制法后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2.
(2)小组对过氧化氢分解时影响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作出探究,并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表: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通过实验 与实验 (填实验序号)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若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加适量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探究3.
小组中小童同学取15%的H2O2溶液5mL于试管中,加热后,观察到溶液中产生较多气泡,他直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却没有复燃,直至溶液沸腾,也未见木条复燃。小组一起反复实验讨论并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了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
(3)有关小童在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太小。 |
B.加热过氧化氢能分解,但反应速率较慢,试管中氧气含量较少。 |
C.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木条不能复燃。 |
D.小童采用排水法去收集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能复燃。 |
用“”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生成物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2)反应物B2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是(答两条即可):
①,②。
按要求各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
(3)两种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制备及燃烧的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
|
图一和图二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 种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从C、H、O三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
(2)通常情况下不稳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3)通常情况下为气体,常用于灭火,可用作气体肥料的是;
下列物质:①河水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③ 冰水 ④液氧 ⑤五氧化二磷 ⑥锰酸钾 ⑦人体呼出的气体 ⑧5%的过氧化氢溶液 ⑨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
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