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符号表示:(4分)
(1)氖元素 ; (2)两个氢原子 ;
(3)两个钙离子 ; (4)氯离子 ;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利用其(8) 作用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②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Ⅰ.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9)极(填“正”或“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 。
Ⅱ.为了加快电解速度,可先向水里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已知通电时NaOH不发生变化)。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 (11) g,量取水(水的密度为)时,应选择规格为(12) mL(填“10”、“100”或“250”) 的量筒。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3) 10%
(填“<”、“=”或“>”)。
Ⅲ.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单质。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14)。
A.水的电解 | B.水的蒸发 |
C.水的蒸馏 |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填空:
①体温计中金属元素(Hg)的名称是(1)。
②生理盐水中的溶质(写化学式)(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3)。
④可用于洗涤油污的Na2CO3溶液呈(4)(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Na2CO3(5)(填“属于”或“不属于”)碱。
⑤熟食制品常加入规定含量的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 ,0.5mol丙酸钠中含有(7)个氧原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6)。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
通常不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原因是(8);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
,且能使反应随关随停,选用的装置组合是(9)(填字母);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10)。
③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1)。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甲小组探究了溶质质量分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有影响,乙小组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呢?
实 验 步 骤 |
现象 |
结论 |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
缓慢有少量 气泡冒出 |
(13) |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12), 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
迅速有大量 气泡冒出 |
④丙小组用装置C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反应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固体质量/g |
28.0 |
23.2 |
18.4 |
18.4 |
(I)组装装置C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14)(填序号)。
a.试管b.铁架台c.酒精灯d.木块
(II)共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
(III)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6)。
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钙、硫酸钠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1);最后得到的精盐中含有的物质是(2)(用化学式表示)。
②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3)。
③提纯过程中需要控制蒸馏水的用量,主要原因有(4)。
④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回收得到的精盐的质量比实际偏低,可能的原因有(5)(写一点)。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11)(填名称),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12)。
②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时(13),若用pH试纸检测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pH应(14)7(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
③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15)。
A.面粉
B.白糖
C.纯碱
D.植物油
E.硝酸钾
④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
,则R是(16)(填化学式)。
⑤图3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I)℃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7);此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18)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II)将℃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有(19)(填序号)。
A.升温B.降温
C.加溶质丙D.与t1℃时丙的饱和溶液混合
(III)℃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20)g(精确至0.1g)。
(IV)当等质量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21)(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