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5~9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雾霾天气预报,其中江苏属雾霾严重区,PM2.5指数连续5天在600以上。PM2.5粒径小,活性强,多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致呼吸道疾病;雾霾导致大气能见度极低,京沪等数条高速公路被迫间断性封闭。
材料二 江苏的火力发电量全国第一,水泥产量全国第一,钢铁产量全国第二。
材料三 下图为2013年12月8日16时我国雾霾天气分布图。
(1)雾霾的危害主要包括对 的影响和对 的影响。
(2)近年来,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的雾霾频发,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江苏省严重的雾霾,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 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⑶A点的时刻是____,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区。
⑷该日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5)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新的一天占地球的几分之几?。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3分)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和,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①、②两处分别称为和。
(3)图中虚线M表示,实线N表示。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6)图中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
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岩浆和岩石的名称是: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含义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气压带分别为: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2)E、F风带分别为:
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