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常用到该反应
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针对上述反应涉及到的元素或物质及性质回答有关问题:
23.硫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及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2个能说明氧、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预测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除氧化镁、硫磺外还可能有 生成。
26.下面是某同学是根据该反应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表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BaSO3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继续通入另两种气体如Cl2 和H2S也会产生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沉淀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稀硫酸、氯化铜溶液、饱和食盐水,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插入甲,把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的C1、C2插入乙,把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的C3、铁片插入丙。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丙中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乙中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
B.C1、C2分别是阳极、阴极,锌片、铁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
C.C1和C3放出的气体相同,铜片和铁片放出的气体也相同 |
D.甲、乙中溶液的PH值逐渐升高,丙中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
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如下图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2)写出钛铁矿与焦炭、Cl2共热制得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①Mg(s) + Cl2(g)=MgCl2(s);△H =" –" 641 kJ/mol②Ti(s) + 2Cl2(g)=TiCl4(s);△H =" –770" kJ/mol
则2Mg(s) + TiCl4(s)=2MgCl2(s) + Ti(s);△H=。反应2Mg(s) + TiCl4(s)
2MgCl2(s) + Ti(s),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4)在上述产业链中,合成96 t 甲醇理论上消耗H2 t (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5)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 + 3O2 + 4OH-=2CO32-+ 6H2O。该燃料电池发生反应时正极区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若D中盛铜粉,通入足量的Cl2,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SO2通入B中,碘水褪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E中盛有______________溶液。
(2)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填字母),则可以看到白色沉淀产生。
A.氨水 | B.稀盐酸 | C.稀硝酸 | D.氯化钙溶液 |
(3)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的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某科研单位利用电化学原理用S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右图,含有某种催化剂,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通入SO2的电极为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
(16分)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在它们的化合物中,主要化合价均不止一种,但都有一种相同的化合价,C的单质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它们的一些物理量如下:
元素 |
A |
B |
C |
D |
原子半径/nm |
0.102 |
0.077 |
0.117 |
0.075 |
单质的沸点/℃ |
444.6 |
4827 |
2355 |
–195.8 |
(1)A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D元素在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在常温下,B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气态和固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D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撞击时可分解为两种非金属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为D单质,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均能分别形成含18个电子的氢化物,这些氢化物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D及氢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可形成多种含14个电子的化合物,其中空间构型为直线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式)。
(11分) 甲、乙、丙、丁四种单质在点燃条件下两两化合生成X、Y、Z、W四种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
①甲、乙、丙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丁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金属。
②常温下,X是无色液体,Y是黑色固体。
③丙在乙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W的水溶液呈黄色。
请回答:
(1)写化学式:甲_____________, Z_____________。
(2)丁与X在高温下也能得到Y,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少量W的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迅速变为红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与丙两单质的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H,将H滴入品红后,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加热后溶液为(填颜色)。
(5)将Y恰好溶于Z的水溶液后,检验其中低价金属离子的方法是滴入酸性KMnO4,紫色褪去,说明有该离子,仔细分析后发现该结论存在缺陷,此“缺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