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与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与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能说明金属铜具有明显的 性(物理性质);
(2)乙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填序号)。
(3)“绿色化学”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甲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写出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你按要求填空.
老师在课堂上做钠的性质实验,先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再放入滴加过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反应后产生一种气体,经检验其密度最小且具有可燃性。
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物理性质(答出一条即可)。
(2)解释任一处划线现象的原因。
(3)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该反应产生的气体,收集方法为。
(4)反应完毕,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5)反应完毕,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现提供固体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乙醇和必需的仪器,并查得如下资料。
请设计一个"看得见"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
今年5月我市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到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
(1)A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的部分迅速加热;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加热的目的是。
(2)B图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两物质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小。
(2)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若将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
,此时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6年5月4日,北京的王女士因混合使用洁厕灵(盐酸)和84消毒液(次氯酸钠)清洁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
产生的氯气有毒。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填字母)。
| A. | B. | C. | D. |
(2)符号"
"的意义是(答出一条即可)。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自来水厂使用氯气对天然水进行灭菌消毒,在此之前还要经过沉降、等净化操作;要求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mg/L,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4)已知溴元素(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那么,溴原子核内质子数为,溴原子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5)氯和溴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见下图,二者属于同一(填"周期"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