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
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是(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氯胺(NH2Cl)、臭氧(O3)。
(1)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2)NH2Cl由(填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氯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NH2Cl用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是。
碘是人体必须得一种微量元素。碘元素的符号为I,如图是I-(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x=。
(2)碘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下图表示的微粒中,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
用化学符号填写
(1)3个铁离子; (2)标出氧化铝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3)硝酸根离子;(4)实验室常用燃料 。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写出两点);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4)写出用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