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总是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就像一块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常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疼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赖于这种文化,才能坚持生存和发展下去,而文化的运动与交流,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长河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
——《怀念匈奴》
材料二: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霍去病,如今正静静地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的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生“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
——《站在霍去病墓前》
请回答:
(1)秦朝、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分别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的?
(2)找出材料二中描述霍去病功绩的句子,说明汉武帝为何给霍去病修建高大的陵墓?
(3)请谈谈“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认识?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和平,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持续面临变革挑战。中国外交迎难而上,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下表整理自《大国外交2023》(新华社2024年1月3日特稿)
(1)读材料一,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外交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哪些时代潮流?你怎样评价中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的巨大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从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到现在已经差不多500年时间,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段:第一个财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个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实践社会主义;第四个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第五个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六个时段,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张海鹏 龚云《马克思主义岂是历史虚无主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二个时段,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第三、四时段,指出列宁为恢复经济于1921年开始实施的政策,以及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重大举措。
(2)第五个时段,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53—1957年间实现工业化起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措施。第六个时段,写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重要会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的法令,规定: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应兼课珠算等。
——摘编自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材料三: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奠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
——摘编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一所列学堂的兴办有关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点。
某班同学针对19世纪的历史发展情况整理了一份大事记,请你参与研讨。
材料: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大事记
(1)19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归纳出多条基本线索。根据材料“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条线索。
(2)从材料中选择中外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图像材料蕴含丰富的信息,提取并释读其中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玻璃制造业生产方式的特征。
材料二:
图1:______ 解说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汽车投入批量生产,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
图2:“联产承包好”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3:大危机下的失业潮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4:欧洲联盟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材料二,给图1拟一个标题。从图2至图4中任选一张照片,参照图1示例写一份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写出汽车驾驶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归纳使用图像材料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