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各自调整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大国崛起》
材料三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罗曼·罗兰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四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
材料五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1)据材料一和材料四,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试验”各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并概述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5)依据材料五,概括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6)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苏联这种经济模式的学习和借鉴,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4分)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阅读下列材料: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请回答:
A. “冷战”正式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B.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向什么趋势发展?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它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请回答:
(1)根据下图,说出战争的影响和特点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称为什么体系。有人评价:该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试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一战后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请写出它的名称和它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大成就。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历史证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前提。请回答:
(1)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哪一文件的颁布解决了美国农民的土地问题,该文件的颁布对战争的意义又是什么?
(2) 19世纪后期,俄国用什么方式解放了农奴?该举措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3)如何对待农民和农业问题,是十月革命后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经济政策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上,各国对待“三农问题”的举措给你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时期,日本工业、军事得以蓬勃发展的两个条件中国并不存在。日本之所以能够建立自己的工业与建设自己的军队,靠的是对农民征税,而中国农业却无法负担日益增加的税捐。内战与暴动引起的破坏、银价提高而导致的贫困化、愈来愈频繁的饥荒和水灾,致使19世纪下半叶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甚或倒退。……还有无效率的官僚机构的重压,红利分配太高……国家非但不保护新兴工业,反而按照旧观念,沉重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谢和耐[法]《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为实现殖产兴业)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对外则通过向亚洲近邻小国家实行侵略掠夺,获取资金。……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1886~1890年间,在日本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他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日本相比中国无法建立自己的工业和建设自己的军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政府为获得资金采取了什么途径?日本实现殖产兴业的过程有何特点?
(3)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77年前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追根溯源在明治维新时已经埋下祸根。请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对此加以说明。
(4)读史可以明智,综上,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