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托克维尔指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关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 B.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C.侧重社会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 D.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 |
“各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材料描述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 C.欧洲联盟 | D.亚太经合组织 |
联邦德同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的经济需要欧洲的销售市场,同时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和出于它自己的经济原因,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他所评述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 B.马歇尔计划 |
C.杜鲁门主义 | D.关贸总协定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苏维埃政权 | B.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
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 |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
1904年某画家在致友人信中说,“请允许我重申,我在此说过的那句话要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处理自然,一切都置于适当的透视中,这样一个物体的每一面,便会面对一个中心点。”他所描述的艺术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 B.印象主义 | C.立体主义 | D.现实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