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

某中学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其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最恰当的,应该是
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
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
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
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A.甲 B.乙 C.丙 D.丁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 B.华盛顿 C.克伦威尔 D.俾斯麦

资产阶级革命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
①海外贸易 ②殖民掠夺 ③圈地运动 ④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斯宾诺莎认为最自然,同时又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是

A.贵族制 B.君主制 C.共和制 D.民主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