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初期分封制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C.西周末王室衰微 |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俄国十月革命 |
C.《共产党宣言》发表 | D.巴黎公社革命 |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有学者研究表明。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
A.责任制内阁确立 | B.宪章运动展开 |
C.1832年议会改革 | D.两党政治确立 |
下列口号与革命运动对应不正确的是
A.1688年的光荣革命: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
B.1776年的美国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
C.1789年法国大革命:民主、共和、人权 |
D.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