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登载了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内容如下: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据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稳定局势 |
| B.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可以避免外国干涉 |
| C.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
| D.仍有部分华侨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是历史的倒退 |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墨子•尚贤》载:“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制度建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重视 | B.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 |
| C.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 | D.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
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 B.春秋战国 | C.秦朝 | D.西汉 |
电视剧《红日》以1947年5月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全歼国民党精锐军团张灵甫的七十四师为背景,通过众多英雄事迹而讲述的一个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战役。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中()
| A.中共战略反攻时期 | B.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 |
| C.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 | D.国共战略决战时期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在生死关头(中国)获得百余年来在国际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对黄仁宇所说的这个“胜利”的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蒋介石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这一胜利 ②在战争中存在两个战场,两条战线的互相配合 ③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的军队番号④国民政府始终坚持抗战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② |
旗帜代表一个政府的政权性质和执政理念。下列中华民国的旗帜是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从其反映理念和性质的含义上,你判断它们的顺序应是()
| A.④②③① | B.②③①④ | C.④②①③ | D.②①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