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人类对美好、和平与友善的追求,就像我们的血液永远是红色的,世代不会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美)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1)结合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亚非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的观点?
材料二 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23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联合国与国联相比,在制止战争方面明显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根据材料二,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相对应的优势。
材料三 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 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摘自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并列举20世纪70年代能够体现这种变化的两个典型事例。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890种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由此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第二年底,先后有七八十个国家采取了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关税。
一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材料三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一一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材料四 2008年11月14—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首次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会议最后发表了《华盛顿声明》,就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处理金融危机和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等问题达成广泛一致。2008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会后发表《利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表示,各成员将继续采取相应步骤,密切合作,进一步采取全面、协调的行动应对当前危机。
一一《人民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高关税的背景和各国“大幅度提高关税”带来的严重后果?(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广泛行政权”的法律根据。(1分)他在获得国会授权后,在金融领域采取哪些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协定》解决“棘手的问题”的具体办法。(3分)
(4)对比材料四和材料一,指出在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策略上,各国做法与以往有何不同?(1分)联系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说明这样做的原因?(1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于1930年5月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提高了40%。这一做法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 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1939年也仅恢复到50%。在维护世界信贷货币体系方面,金本位制客观上起着维系和支柱的作用。但1931年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后,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其他国家纷纷效仿,4个月里先后有15个国家放弃金本位制,于是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浙大人文学院历史系网络课程《二十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2008 年 9 月 14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过去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
银行倒闭、股市暴政、油价跳水、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一一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大国应对危机的做法有何特点?这种做法导致了哪些严重后果?
(2)据材料一、二,两次危机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此外,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特征?这种特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认识,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的基础上,对内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危机的危害。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在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各是指什么?
(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三次改革作用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据此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俄罗斯体操已风光不在。究其原因是前苏联解体时,经济不景气,优秀体操人才流失国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前苏联的问题:
材料一:
照片中的人是苏联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你知道在戈尔巴乔夫在位期间进行了哪些改革吗?你对这句话又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二:
(2)这是一副反映苏联解体的漫画。题目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从图中能找到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苏联的解体是否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失败?
(武昌区2008-2009学年高三元月调考试题)“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废除农奴制度 |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实施新经济政策 | D.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