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香料之路”之称。以香待客是阿曼人的特色,乳香是阿曼的特产。乳香是从一种奇特的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乳香树全是天然野生。乳香树适合生长在灼热干旱,粗糙贫瘠的石灰石土壤,清晨有露珠的环境。
材料二:在《一千零一夜》中,讲述了辛巴达驾着木帆船从阿曼到中国广州的探险故事。阿曼1981年11月23日发行了“沿着辛巴达航海路线去中国”的纪念邮票(图甲),图乙为“阿曼部分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阿曼人均GDP2.88万美元,本国人口数量 221.3万,外籍常驻人口 174.4万。
索马里人均GDP783美元,人口数量1008.5万人。
(1)分析阿曼适宜乳香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2)据图乙,描述城市分布特点。
(3)推测辛巴达航海去中国最适宜的季节和在北印度洋中的航行方向,并说明该季节南亚季风的形成过程。
(4)近年来索马里大量劳动力流入阿曼,据材料分析主要原因及其对阿曼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是什么关系?试结合材料分析。
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

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世博会期间,国外观光游客将大批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根据游客的需求,拟定三个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主题旅游活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与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苏州与宁波相比所具有的旅游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_______(填“区域内”或“区域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是有限的。

下图是“我国某地新开辟的自然风景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风景区以何种自然景观而著名?
生活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  )

A.泼水节 B.浴水节 C.古尔邦节 D.开斋节

要把这个风景区建设成著名旅游区,便于更多的人去旅游,应如何规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

材料二 1992年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多,2002年更是高达125万,2009年正值“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当日进入景区的游客达2.8万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以前参观九寨沟时曾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是对景区的挑战,游人增加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九寨沟在图中的对应字母是________,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不足。
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九寨沟内著名的五彩池,是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近几年,却出现水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试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
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你认为应采取哪些限制性措施?
能使九寨沟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三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材料二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然而,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 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
材料一、二中的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类型?具有什么价值?
材料一武陵源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二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