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香料之路”之称。以香待客是阿曼人的特色,乳香是阿曼的特产。乳香是从一种奇特的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乳香树全是天然野生。乳香树适合生长在灼热干旱,粗糙贫瘠的石灰石土壤,清晨有露珠的环境。
材料二:在《一千零一夜》中,讲述了辛巴达驾着木帆船从阿曼到中国广州的探险故事。阿曼1981年11月23日发行了“沿着辛巴达航海路线去中国”的纪念邮票(图甲),图乙为“阿曼部分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阿曼人均GDP2.88万美元,本国人口数量 221.3万,外籍常驻人口 174.4万。
索马里人均GDP783美元,人口数量1008.5万人。
(1)分析阿曼适宜乳香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2)据图乙,描述城市分布特点。
(3)推测辛巴达航海去中国最适宜的季节和在北印度洋中的航行方向,并说明该季节南亚季风的形成过程。
(4)近年来索马里大量劳动力流入阿曼,据材料分析主要原因及其对阿曼的影响。
【地理——旅游地理】(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春节既是我国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据统计,春节期间是我国东北地区和海南岛一年中旅游最主要的旺季。
(l)从上述材料可知,旅游具有明显的 和 特点。
(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和海南岛对我国旅客具有强烈吸引的主要原因。
金融危机、新总统奥巴马上任,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材料六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候资料对应图2中的甲、乙、丙、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①②③三地的自然带及其成因。
(2)说明①③两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比较说明②④两地河流水文特征。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绿色GDP=GDP-产品资本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
自然资源损耗=森林面积减少+煤气消费+天然气消费+石油气消费
污染损耗=三废治理费用+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材料二 2000年部分省市环境损失(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耗)表(单位:亿元)
地区 |
自然资源损耗 |
环境污染损耗 |
GDP |
||||||
煤气 |
液化石油气 |
天然气 |
森林 |
污水治理 |
工业废气治理 |
工业固废治理 |
污染直接经济损失 |
||
山西 |
43.3 |
0.98 |
1.29 |
27.94 |
5.73 |
2.01 |
58.4 |
0.01 |
1643.8 |
广东 |
2.16 |
89.52 |
0.07 |
-8.75 |
28.19 |
1.88 |
12.86 |
0.02 |
9662.2 |
吉林 |
2.77 |
4.80 |
3.04 |
36.03 |
5.45 |
0.83 |
12.17 |
0.000225 |
1821.2 |
黑龙江 |
5.43 |
17.32 |
0![]() |
55.86 |
7.16 |
1.09 |
20.44 |
0.00035 |
3253.0 |
四川 |
19.99 |
1.90 |
89.71 |
-19.82 |
15.14 |
1.47 |
35.78 |
0.075 |
4010.2 |
内蒙古 |
1.34 |
1.71 |
0 |
-81.86 |
2.91 |
1.34 |
18.03 |
0.0061 |
1457.8 |
材料三 2000年各地区GDP损失与其经济实力的比较图
(1)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损耗关联度最高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六省中广东石油资源丰富 | B.GDP越高的省区,自然资源损耗越大 |
C.环境损失越小省区绿色GDP越高 | D.贵州经济实力弱但环境损失大 |
(3)材料三中,反映区域环境状态改善程度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环境状态改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国轮廓简图及该国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分析L河的主要补给是 ,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水稻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L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评价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