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是高一所学过的重要化学反应类型,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列一组有水参与的反应:
①2Na + 2H2O =" 2NaOH" + H2↑         ②2Na2O2 + 2H2O =" 4NaOH" + O2
③Na2O+ H2O =2NaOH                 ④3Fe+4H2O Fe3O4+4H2
⑤2H2O 2H2↑+ O2↑            ⑥2F2 + 2H2O =" 4HF" + O2
(1)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编号)
(2)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反应是           (填编号)
水只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填编号)
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          (填编号)
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是          (填编号)
(3)根据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B.氧元素的得失
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D.化合价的改变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3NO2+H2O = 2HNO3+NO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填“是”或“不是”),若是,这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            
②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Ⅲ)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二氧化硫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②制漂白液的反应:            
③雕刻花玻璃的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五种常见化合物分子A、B、C、D、E,其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2、3、4、5、6,其中A、B、E各含18个电子,C、D各含10个电子。请回答:
(1)D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若实验测得在25℃、101kPa时,8gD与O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室温下,向一定量C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A的稀溶液,有离子化合物XY4Z(X、Y、Z表示元素符号)生成,混合液pH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当pH=7时,下列关于混合液中离子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Ⅰ. c(XY+4)>c(Z)>c(OH)=c(H+)
Ⅱ. c(XY+4)=c(Z),c(OH)=c(H+)
Ⅲ. c(Z)>c(XY+4)> c(OH)=c(H+)
Ⅳ. c(XY+4) + c(H+) = c(Z) + c(OH)
(3)XY4Z溶液PH 7(填“小于、等于、大于”),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4)将B缓慢通入Cu(OH)2悬浊液中,浑浊变为黑色,原因是
(5)E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两组峰,且峰覆盖的面积比为3︰1 ,E的结构式为:

根据下列流程处理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M,并制得高效绿色净水剂K2EO4

据此回答问题:
(1)M的化学式是
(2)MMSO4过程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3)写出Z→K2E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向Y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为:
(5)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 M用10%H2O2和3.0mol/L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金属M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V(M)(x10-3mol.L-1.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当温度高于40℃时,M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8分)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D和F、A和E分别同主族;E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
(2)B与D形成化合物BD2的电子式为
(3)A、C、D三种元素能形成三类常见化合物,化学式分别为
(4)均由A、D、E、F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溶液相互混合,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工业上利用反应:CO(g)+H2O(g)CO2(g)+H2(g)△HQ kJ·mol―1,制备H2 。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于850℃时发生上述反应,并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mol·L―1)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如下表:

t/min
CO(g)
H2O(g)
CO2(g)
H2(g)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4
4
c1
c2
c3
c4


已知:8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减少CO(g)的浓度等于生成CO2(g)的浓度
B.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中H2(g)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
D.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水的消耗速率

(2)Q 0(填“>”、“=”或“<”)。
(3)若在850℃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O(g),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达平衡时CO2的反应速率 ,CO(g)的转化率为

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 + Cu ==2Fe2++Cu2+,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Cu-2e ==Cu2+,还原反应式:2Fe3+ + 2e ="=" 2Fe2+。并由此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将反应Zn + 2H+ ="=" Zn2+ + 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其中,氧化反应式为:
(2)由题(1)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如图所示:

若电极a为Zn ,电极b可选择材料: (只填一种);
电解质溶液甲是 ;电极b处的电极反应式:
(3)由反应2H2 + O22H2O ,设计出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正极
(4)以惰性材料为电极,电解100mL PH=6的硫酸铜溶液,当电解池内溶液的PH为1时,电极上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