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CO32-+H2O![]() |
B.HCO3-+H2O![]() |
C.CO2+H2O![]() |
D.H2O+H2O![]() |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铝的超原子结构Al13和Al14,Al13和Al14的性质与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当这类超原子具有40个价电子(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又称为价电子)时最稳定,在质谱仪上可检测到稳定的Al13-、Al14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l13与Al14互为同素异形体 |
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
C.Al14与氢碘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2I-=Al14I2+H2↑ |
D.Al13在一定条件下能和镁作用生成Mg(Al13)2 |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格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研究气体在固体表面反应的化学已经成为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重要领域。下列不属于研究领域的是
A.合成氨工业是将氮气和氢气在铁催化剂的表面转化成氨气 |
B.汽车中装有的催化器,能将尾气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
C.在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化剂在催化剂表面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
D.加酶洗衣粉的乳化作用能将衣物纤维表面的油渍洗去。 |
为了测定一定质量的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 |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两个方案都可行,你认为在实验室中选择方案更便于实施。
⑵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两个方案中可供选择的溶液A和B有很多,你认为在两个方案中溶液A和B均可选用的是。(填编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⑶小组成员为探究Cu2+、Al3+在溶液中是否可以依次转化为沉淀而析出,设计了如下实验:向含有0.01molHNO3、0.001molCu(NO3)2、0.045molAl(NO3)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H3H2O溶液,使混合溶液的PH值不断升高,当加至溶液的体积为45mL时Al3+开始反应生成成沉淀,当加至溶液的体积为50mL时Cu2+开始反应生成沉淀。(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
【查阅资料】:常温下Ksp[Al(OH)3]=1.0×10-33mol·L-4,Ksp[Cu(OH)2]=2.0×10-20mol·L-3。
①Al(OH)3开始析出时溶液的PH值?
②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约为1.0×10-5 mol·L-时可视为沉淀完全,则当Al(OH)3沉淀完全时Cu(OH)2是否析出?
如下图所示的各物质的相互转变中,反应①、②是重要的工业反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X被人体吸入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Y会造成温室效应,D会形成酸雨,E是常见的金属,F分子的结构与Y分子的结构相似,且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⑶写出F的结构式:。
⑷Y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多种物质,既可获得经济效益,也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①若G是一种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G的分子式为:。
②若G是Y与H2按1∶3的比例反应而得,则G可能是。(填编号)
A.烷烃 | B.烯烃 | C.炔烃 | D.芳香烃 |
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水解的XeF2、XeF4和XeF6三种化合物。如XeF4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八电子结构 |
B.XeF6分子中Xe的化合价为+6价 |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D.XeF4按已知方式水解,每生成4molXe,转移12mol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