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Q、W、R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由X、Z、Q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mol/L甲溶液的pH=1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QR溶液生成甲;化合物乙由X、R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Q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Y元素的单质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则Y元素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在甲溶液中通入足量YZ2气体,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W的单质既能与甲溶液反应,又能与乙溶液反应。
①常温下,将W的单质和甲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Q、W两种元素金属性的强弱为Q W(填“>”、“<”);
下列表述中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
a.Q的单质的熔点比W单质低
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
c.W的原子序数大
(9分)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盐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O→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
(2)曲线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3)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加快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蒸馏水 |
B.改用铝粉 |
C.饱和氯化钠溶液 |
D.浓盐酸 |
E.少量硫酸铜溶液
(12分)(1)将锌片和银片用导线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该电池中负极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溶液中的H+移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材料。
(2)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其负极是__________,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锌6.5g,则放出气体_______g。
(3)利用下列反应:Fe+2Fe3+=3Fe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给出若干导线和一个小灯泡,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自选):①画出实验装置图;②注明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③标出电子流动方向。
(1)已知断开1 mol N≡N键需要946 kJ的能量,断开1 mol H—H键需要436 kJ的能量,生成1 mol N—H键放出391 kJ的能量,试计算生成2 mol NH3时会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kJ能量。
(2)当在相同的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时,它们反应对应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你所计算出的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铝与盐酸反应
(2)某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测量稀盐酸与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由此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某温度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X的转化率是________;
(2)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________;
(4)当反应进行到第________min,该反应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