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作者是        (朝代)地理学家          (人名)。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略无                           有时朝白帝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清荣峻茂,多趣味                  
翻译下面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者为什么要先写三峡的夏水?
《三峡》和《早发白帝城》中都写到猿声,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区别?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ll~15题。(10分)
一钱丢前程
江南某生,见书肆中一少年买《吕氏春秋》,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劾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错。急欲面陈。巡捕入禀,复传命日:“汝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做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劫贼乎?”
始悟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节选自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投刺:投递名片。②上台:上司,在此指江苏巡抚潜庵汤公。③挂弹章:写到弹劾书上。④劾:弹劾。⑤舛:错误。⑥探囊胠箧:探囊,掏口袋的意思;胠箧,胠(qū),从旁边撬开箱子的意思。这个短语泛指盗窃。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3分)
(1)适( ) (2)俟( ) (3)谒(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见书肆中一少年买《吕氏春秋》
.翻译下面句子。(2分)
始悟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从写法上分析,“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在文中的作用是埋下伏笔,江苏巡抚潜庵汤公“令某不必赴任”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读罢本文,选择任一角度,谈谈你的启发或感悟?(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l~15题。(10分)
私心
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②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而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②吏人奏记及便宜者: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③性质悫:悫,què,恭谨,诚实。④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方,打比方,比作;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⑤蕴藉:宽和,宽容。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3分)
(1) 称( ) (2) 或 ( ) (3)与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通过对短文的阅读,你觉得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2分)
.你认为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怎样做到公私分明?(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五年,无终子嘉父僮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日:“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诸戎,于是乎遂伯
                          (选自《国语·晋语七》)
【注解】①诸戎: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②五年:晋悼公五年,公元前568年。③无终:邻近晋国的戎族邦国名。子:春秋时对文化落后国家的君主的称呼。嘉父:无终国的国君。④孟乐:无终国的大臣。⑤魏庄子:即魏绛。⑥无亲而好得:无恩亲而且贪货财。⑦诸华:华夏,指中原地区文化发达的国家。⑧荐:聚族而居。⑨贵货而易土:重视财货而轻视土地。⑩震:恐惧。⑩遂伯:就称霸天下。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四邻莫不震动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 伐( ) (2) 鄙 ( ) (3)说 ( )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悼公听了魏绛的意见后,产生了怎样的结果?(2分j
.魏绛与邹忌的劝谏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谈谈。(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ll~15题。(10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日:“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①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是古代进行各项学习的处所,也可以聚会议事。②执政:执政的人。③然明:郑国的大夫。④子产:郑国执政大夫。⑤夫:发语词。⑥损怨:减少怨恨。⑦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开出小决口,让水从这里流出来。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谓:( ) (2)行:( ) (3)遽:( )
.然明和子产对待民众议论朝政分别持怎样的态度?(2分)
.子产认为应如何对待民众对朝政的议论?(2分)
.子产认为应该如何减少民众的怨恨?(用原文回答)(1分)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3题。 (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等死,死国可乎?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解释划线词语。
適戍() 天大雨()为天下()以为亡 ()
.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译: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按照提示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①文中交代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②文中交代陈胜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③文中与“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相照应的句子是
.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