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
C.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
D.四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
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
C.Ba(OH)2·8H2O与NH4Cl固体的反应 |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下列过程一定释放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原子构成分子 | D.分子拆成原子 |
网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A、4molB和1molA、2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B(g) xC(g) ΔH<0。测得两容器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
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 mol·L-1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平衡时甲容器中c(A)等于1.56 mol·L-1
反应N2O4(g)2NO2(g);△H=" +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CO(g) + H2O(g)CO2(g) + H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量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n mol,欲使H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1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
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再通入n mol CO2和n mol H2④恒容再加入2n mol CO和2n mol H2O(g)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