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一次月考之后,为了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此次的数学成绩,按成绩分组,制成下面频率分布表:
(1)若每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90,100 )的中点值是95)作为代表,试估计该校高三学生本次月考的平均分;
(2)如果把表中的频率近似地看作每个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相应成绩的概率,那么从所有学生中采用逐个抽取的方法任意抽取3名学生的成绩,并记成绩落在区间[110,130 )中的学生数为ξ,求:
①在三次抽取过程中至少两次连续抽中成绩在区间[110,130 )中的概率;
②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设,函数
的图像与函数
的图像关于点
对称.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关于的方程
有两个不同的正数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2.
(1)求函数在
上的值域;
(2)已知外接圆半径
,
,角A,B所对的边分别是a,b,求
的值.
提高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一般情况下,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当车流密度不超过5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3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50<x≤200时,车流速度v与车流密度x满足,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千米/小时.
(Ⅰ) 当0<x≤200时,求函数v(x)的表达式;
(Ⅱ) 当车流密度x为多大时,车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观测点的车辆数,单位:辆/小时)f(x)=x·v(x)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
已知函数的图象在与
轴交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Ⅰ)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设函数,若
的极值存在,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以及当
取何值时函数
分别取得极大和极小值.
已知.
(Ⅰ) 若不等式在区间
上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Ⅱ) 解关于的不等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