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周期表中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X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占有3个轨道,并且其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居第三位。②Y位于X的相邻周期,且Y最外层的p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③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请回答:
(1)Z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其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Z(CN)6]4中离子CN的电子式为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热后,有氧化物生成
(3)①常温下,将20mL 0.1mol·L—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VmL  0.1mol·L—1 X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pH=7,则V 20mL(填“>”“<”或“=”)。
②常温下,将pH=2的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V1mL与V2mL0.0lmol·L—1X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与V2的关系满足
A.V1>V2       B.V1<V2       C.V1=V2        D.无法确定
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为
A.c(YO4)>c(XH4+)>c(H+)>c(OH)
B.c(YO4)>c(H+)>c(XH4+)>c(OH)
C.c(YO4)>c(XH4+)=c(H+)>c(OH)
D.c(H+)>c(YO4)>c(XH4+) >c(OH)
(4)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主反应①和副反应②
4NH3(g)+5O2(g) 4NO(g)+6H2O(g);△H=-905kJ/mol①
4NH3(g)+3O2(g)2N2(g)+6H2O(g);△H=-1268kJ/mol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进行氨催化氧化生成NO时,温度应控制在  7800C~8400C之间,且7800C时的平衡常数大于8400C时的平衡常数
B.工业上采用物料比n(O2)/n(NH3)在1.7~2.0之间,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
C.在加压条件下生产能力可提高5~6倍,主要是因为加压可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氮气氧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H=-181.5kJ/mol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为高中生,学会利用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重庆一中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一行四人,利用实验室老师提供的基本仪器和药品,自行购置了鸡蛋,食醋等生活用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I. 甲同学老家在山西,对儿时在家乡品尝到的山西老陈醋的滋味记忆犹新,跟随父母来到重庆后,总是觉得超市买到的醋不如儿时的味道,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以下信息:
①醋分两种,酿造醋和配制醋。正宗的老陈醋必须经长久时间酿造才得此美味,市场上多充斥着工业醋酸加水勾兑的配制醋。
②酿造醋国家标准为醋酸含量必须大于3.50 g/100mL,而配制醋国家标准仅为1.50 g~3.50g/100mL。
③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定了超市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1)请帮助张同学计算从超市购买的食醋中醋酸含量为_______g/100mL,属于____________醋(填“酿造”或“配制”)。(提示:醋酸摩尔质量为60g/mol)
(2)请写出醋酸与鸡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下图是重庆一中化学实验室浓盐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乙同学现用该浓盐酸配100mL1mol/L的稀盐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盐酸的体积为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对所配制的稀盐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小于1mol/L,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III. 丙同学对课堂上学到的胶体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1)他利用买来的鸡蛋的蛋清配制成溶液,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发现一条光束穿过鸡蛋清溶液,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将乙同学配制好的盐酸溶液加入到鸡蛋清溶液中,发现出现絮状沉淀,此现象称为_________。
IV. 丁同学试图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利用丙同学用完后剩下的鸡蛋壳和乙同学配制好的稀盐酸溶液制备CO2
②查询相关书籍后,设计了如下装置:

(1)B装置在此处____必要(填写“有”、“无”)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的饱和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测得C装置(含水)重量为50.00g,实验完毕后C装置(含水)重量为40.02g,D中量筒读数为10.0 mL,已知H2密度为0.09g/L(以上数据均已折合为标况下数值),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字母填在下列空白处:
①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H4)2SO3 2NH3↑+H2O+SO2
B.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 5Cl2↑+ 8H2O
C.2C+SiO2 Si+2CO↑
D.NH4NO3 N2O↑+2H2O

E.Na2CO3+CO2+ H2O=2NaHCO3
F.MnO2+4HCl(浓)MnCl2+Cl2↑+ 2H2O
(2)对于反应:K2Cr2O7+HCl → KCl+CrCl3+Cl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及方向
____K2Cr2O7+____HCl ="____KCl" +____ CrCl3+____Cl2↑+____H2O
②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为1.2 mol,则被还原的K2Cr2O7 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现有以下物质:①Al;②稀硫酸;③NaHCO3;④液氨;⑤盐酸;⑥蔗糖溶液;⑦无水乙醇;⑧熔融NaOH;⑨NaHSO4;⑩CO2,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
(1)可以导电的有
(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3)请写出③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⑧中的物质的溶液与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①与⑧中的物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s)2Ca2+2K+Mg2+4SO42-+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CaSO4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见右图。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③溶浸出的K的平衡浓度增大。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O32-CaCO3(s)+SO42-。已知298 K时,Ksp(CaCO3)=2.80×10-9,Ksp(CaSO4)=4.90×10-5,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均为常温下的数据):


电离常数(Ka)

电离常数(Ka)
CH3COOH
1.8×10-5
H2CO3
K1=4.4×10-7
K2=4.7×10-11
HClO
3×10-8


(1)上述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2)在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CH3COONa、 ②Na2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序号回答)
(3)设计一个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实验方案证明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不用叙述仪器和具体操作)
(4)向Na2CO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钠盐,同时还有另两种钠盐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证明:向0.01 mol/L NaAlO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1 mol/L NaHCO3溶液,会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据此推断CO32和AlO2两种离子中,结合质子(H+)能力较强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