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表中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X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占有3个轨道,并且其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居第三位。②Y位于X的相邻周期,且Y最外层的p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③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请回答:
(1)Z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其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Z(CN)6]4-中离子CN-的电子式为 。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热后,有氧化物生成
(3)①常温下,将20mL 0.1mol·L—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VmL 0.1mol·L—1 X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pH=7,则V 20mL(填“>”“<”或“=”)。
②常温下,将pH=2的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V1mL与V2mL0.0lmol·L—1X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与V2的关系满足
A.V1>V2 B.V1<V2 C.V1=V2 D.无法确定
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为
A.c(YO4—)>c(XH4+)>c(H+)>c(OH—)
B.c(YO4—)>c(H+)>c(XH4+)>c(OH—)
C.c(YO4—)>c(XH4+)=c(H+)>c(OH—)
D.c(H+)>c(YO4—)>c(XH4+) >c(OH—)
(4)氨催化氧化是硝酸工业的基础,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主反应①和副反应②
4NH3(g)+5O2(g) 4NO(g)+6H2O(g);△H=-905kJ/mol①
4NH3(g)+3O2(g)2N2(g)+6H2O(g);△H=-1268kJ/mol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进行氨催化氧化生成NO时,温度应控制在 7800C~8400C之间,且7800C时的平衡常数大于8400C时的平衡常数
B.工业上采用物料比n(O2)/n(NH3)在1.7~2.0之间,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
C.在加压条件下生产能力可提高5~6倍,主要是因为加压可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氮气氧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 △H=-181.5kJ/mol
某实验小组配制0.10mol/L NaOH溶液并进行有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名称 |
托盘天平(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
![]() |
![]() |
![]() |
![]() |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①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②固体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未进行洗涤操作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实验室欲配制
(4)向VmL上述浓度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当加入35.0mL盐酸溶液时,产生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②计算所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__________mL。
(5)取上述氢氧化钠溶液200mL,加入适量铝粉使之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至少加入1.0 molL-1的盐酸________ mL才能使生成的沉淀完全溶解。
A+B→X+Y+ H2O(为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______ 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A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和水作用的生成物可净化水,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向A中逐滴加入B的离子方程式.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Al3+、Fe3+、SO42―、CO32―、Cl―和I―。你取该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2)取部分溶液,加入CCl4及数滴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
(3)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稀NaOH 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溶液中最终无沉淀;
(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知道该溶液中:
①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②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I、煤炭中以FeS2形式存在的硫,在有水和空气及在脱硫微生物存在下发生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①2FeS2+7O2+2H2O4H++2Fe2++4SO42-; ②Fe2++O2+H+
Fe3++____________;
③FeS2+2Fe3+3Fe2++2S;④2S+3O2+2H2O
4H++2SO42-。
已知:FeS2中的硫元素为-1价。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将上述②离子方程式配平并补充完整。
(2)反应③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上述反应,硫元素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从煤炭中分离出来
II、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溶液立即变蓝,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在上述蓝色溶液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ClO溶液,蓝色逐渐消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提示:碘元素被氧化成IO3—)从以上实验可知,ClO—、I2、IO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III、工业上用黄铜矿( CuFeS2)冶炼铜,副产品中也有SO2 ,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 21O2 8Cu+4FeO+2Fe2O3+16SO2.若CuFeS2中 Fe 的化合价为+2 ,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当生成0.8 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A.用50ml的量筒量取5.2ml稀硫酸 |
B.为了有效地除去粗盐中的Ca2+ 、Mg2+ 、SO42-,可先加入NaOH,再加入BaCl2,最后加入Na2CO3,将沉淀过滤后,再用HCl调整溶液至中性 |
C.石蕊试纸或PH试纸使用前都应用蒸馏水润湿 |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
E、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无影响
F、将饱和FeC13溶液滴加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G、乙酸乙酯制备收集完毕,分液时,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H、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