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号称“工业维生素”,科学家把稀土元素镧对作物的作用赋予“超级钙”的美称。已知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弱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a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La+2H+=La3++H2↑ |
| B.LaCl3的水溶液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无水LaCl3 |
| C.镧有两种核素:57139La和放射性57138La,由此可知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5 |
| D.La(NO3)3水溶液显酸性 |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⑤⑥ | B.⑤④③①②⑥ |
| C.⑤④②①③⑥ | D.⑤③②④①⑥ |
今有150ml 1mol/L的烧碱溶液,吸收了2.24LCO2(标准状况),下列有关离子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O3-等于CO32- | B.HCO3-略多于CO32- |
| C.HCO3-略少于CO32- | D.Na+等于HCO3-与CO32-之和 |
实验室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导致中和滴定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是()
| A.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位有气泡,在滴定时气泡消失 |
| B.酸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终了时又俯视 |
| C.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 D.滴定时用的锥形瓶中加入待测液后又加少量水稀释 |
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 |
| B.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 CuS↓ |
| C.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 D.原生铜的硫化物和铜蓝都具有还原性 |
体积相同、pH也相同的HCl、H2SO4、CH3COOH溶液分别与足量NaHCO3反应,产生CO2的体积()
| A.同样多 | B.HCl最多 | C.H2SO4最多 | D.CH3COOH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