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请简析诗人的情感特征。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
C.“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众,故而独自缓慢开放。 |
C.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游东田
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暧阡阡,
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①谢朓: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
②悰:cóng 欢乐
③陟: 升、登
④菌阁:高阁形如芝菌
⑤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
⑥漠漠:散布的样子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两句写得意趣横生,向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①
杜甫
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③,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杜甫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②鄜州:今陕西富县。③虚幌:洁白透明的帐子。
(1)“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
(2)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简要阐释。
古代诗歌阅读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 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