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共12分)用海水可同时生产氯化钠和金属镁或镁的化合物,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36、在实验室中由粗盐“重结晶”制精盐的操作包括溶解、过滤、蒸发、_________、洗涤等步骤;有关其中“蒸发”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 蒸发的目的是得到热饱和溶液
b. 蒸发的目的是析出晶体
c. 应用余热蒸干溶液
d. 应蒸发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为止
37、由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也需要蒸发,根据溶解度曲线,蒸发的目的是_________。

a. 得到热饱和溶液         b. 析出晶体
38、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该流程产生的物质中,除Ca2能被海洋生物利用外,还需综合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40、MgCl2可电解制Mg,MgO则是重要的耐火材料。在550℃时,MgCl2·6H2O会分解生成MgO、MgCl2、HCl和水,若不补充其它原料,使一定量的MgCl2·6H2O全部生成a mol MgO、b mol MgCl2和36.5%的盐酸,则a:b≈______________(取整数值)。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取适量实验①后的溶液,滴加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2)实验②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实验③:取适量实验①后的溶液,继续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生成物之一为食盐加碘的原料。
(4)写出实验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Cu=2Fe2++Cu2+,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Cu-2e= Cu2+,还原反应式:2Fe3++2e= 2Fe2+。据此,将反应2Al+2OH+2H2O = 2AlO2+3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还原反应式:

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的实验流程可表示如下:

(1)反应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操作Ⅲ的实验步骤为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3)计算用2.5kg含MnO280%的软锰矿制备,理论上可得KMnO4
(4)取制得的产品6.5g,配成250mL溶液;准确称取纯Na2C2O41.34g配成适量溶液。用上述KMnO4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恰好反应(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5.00mL。该KMnO4的纯度为 %(保留小树点后一位)。

(14分)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气和电子工业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显示: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够还原CuO得到金属铜。某同学用装置I和Ⅱ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装置I中应选用试剂______(供选用的试剂有:NH4Cl固体、NH4HCO3固体),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III吸收尾气,如何检验所得溶液中数目最多的阳离子(只回答试剂名称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硫酸铜溶液也可得到金属铜。
①以黄铜矿(主要成份为CuFeS2)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可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其过程,阳极区稀硫酸的作用是溶解矿粉得到Cu2+、Fe2+、H2S,硫酸铁的作用是氧化吸收H2S,防止逸出造成污染。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用电极反应式回答)______________,阴极上先有固体析出,然后又溶解,阴极区通入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CuSO4溶液制取金属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此时加入9.8gCu(OH)2恰好能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初始状态,则该过程中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7分)工业尾气SO2、NO2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CO可以消除SO2污染。已知一定条件下,2CO(g)+O2(g)==2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固体S单质生成l molSO2(g)的焓变为296kJ·mol

在相同条件下,CO与SO2反应生成单质S与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氰酸(化学式:HNCO,C为+4价)可用于消除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HNCO+NO2→N2+CO2+(未配平)。
①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②配平后方框内应填写____________。
③每处理33.6LN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10分)为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甲装置中,a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阴极区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外接电源a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装置作为乙装置的电源,一段时间后,甲中消耗气体与乙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