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分)下图甲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科研人员为有效控制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某种害虫,引入了该害虫的天敌,并用一段时间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模型(图乙中箭头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有 。
(2)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
(3)检测表明,出水口中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都大大降低,在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4)图乙模型属于 (选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天敌K值的数据为 。
(5)图丙表示与图乙相关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则H和P曲线中代表害虫变化的是 。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4分,每空2分)
(1)实验探究:
①观察: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②问题: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
③假设:。
④实验: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的细胞放在中。
⑤结果:前者能吸水,后者。
⑥结论:。
(2)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又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指出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异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
某同学进行实验,图甲为实验开始状态,图乙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图乙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共10分,每空2分)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溶液,水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60~65 ℃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B试管内,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共16分,每空2分)
(1)A代表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共20分,每空1分)
(1)甲图细胞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乙图细胞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有[ ]、[ ]、[ ],没有。
(3)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和,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4)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5)将乙图放在具有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其中①和②之间充满的是,一段时间后细胞吸收了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使细胞内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发生现象。
(6)乙图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进入细胞核;其中参与形成纤维素和果胶的细胞器是。
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右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F1红果的基因型是,F2中纯合红果的概率是。
F1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黄果和红果,称为。
(2)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交配类型)。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 基因型是。